其他作品

司家秋千荡千秋

时间:2023/4/10 9:18:31  作者:严富余  来源:本站  查看:1385  评论:0
内容摘要:    1993年夏,我调入孟塬镇政府工作。那个时候,过时过节各村耍热闹如火如荼,尤其是小寨村的迷胡、司家村的秋千,马村和大寨村的秧歌.但是,司家村清明节的秋千更为突现。从那时起,司家村年年清明节举办“秋千会”,为期六天。黄河三角区的晋、豫、陕各县市老百姓纷至沓来。各地小商小贩闻...

1993年夏,我调入孟塬镇政府工作。那个时候,过时过节各村耍热闹如火如荼,尤其是小寨村的迷胡、司家村的秋千,马村和大寨村的秧歌.但是,司家村清明节的秋千更为突现。从那时起,司家村年年清明节举办“秋千会”,为期六天。黄河三角区的晋、豫、陕各县市老百姓纷至沓来。各地小商小贩闻风而至,秋千会上人山人海。广场设立的各类秋千达18种,其各富特色。最吸引人的就是那“水上秋”“熊蹲膘”,惹得观众哄堂大笑。文化局、文化馆组织秦腔、迷胡、老腔、秧歌、舞蹈、武术、走秀等团队前来助兴,作协、美协、书写、影协等民间组织锦上添花。据说,司家清明秋千会已经申遗了。司家秋千会能发展到今天,主要源于其历史和文化。

司家村,古称南孟邨cūn村),乃华阴市孟塬镇的一个村庄。孟塬镇地处华阴市的东部原区,即华山之阴地。此处为古时尧帝四巡“华封”之地矣。

在关中平原还是一片汪洋大海(雷泽)的时候,孟塬镇就世世代代繁衍着土著居民。司家村西2公里处便是仰韶文化“龙窝遗址”。尧帝四巡华封,华封人祝尧帝“福多寿多男子多”的三多碑就在龙窝附近。因之,龙窝是华封文化的发展中心,司家“远古村民”极有可能是龙窝先民之繁衍也。

司家村地处前原区,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便于耕作,是华封先民发展农耕文化的原始地。大禹治水以后,雷泽水东流入海形成黄河,关中与运城水落原出,农耕文化即时兴起,黄河三角区顺理成章地发展成为原始部落先民争夺利益的焦点。沧海桑田,殷更周替,世事变迁,故而潼关这里便发展成为历朝历代的军事重镇。

春秋战国时期,司家村西北3公里处有古城“阴晋邑”,那个时候,华阴为古晋国所辖,古城遗址在450部队院内。司家村东北3公里处为秦时“宁秦县”古城遗址和北魏时“定城”遗址,宁秦县北侧为“西汉粮仓”遗址。司家村东侧1公里处为蒲峪水,蒲峪水之张城、吕城段人称“硙峪”,“硙峪”即磨面的峪道。硙,即指硙子(石磨子)或硙面。峪,峪道,这里指蒲峪水在张城东西两原间形成的峪道。西汉时,这条峪道安装有几十台乃至几百台硙子,都是为西汉宫廷加工面粉而设立的。气势恢弘,亘古未有。司家村东距潼关古城10余公里,南至蒲峪关隘5公里,蒲商(蒲峪至商洛)古道从村南经过。正是由于司家村周边历朝历代设置着这些城池(府衙)和军事要塞的缘故,司家村乃至周边的村庄,才长期驻军屯兵。西潼古道穿越华阴,各村驻军屡见不鲜,甚至于成为常态。军寓于民,民纳军宿,此乃中国军事文化之传承。

小时候,常常在邻居家里“荡秋千”。每年春暖花开至清明节前后,农村人为了小孩玩耍,很多有条件的家庭都要(做)秋千。有的将秋千固定在前房大担子上,有的固定在上房(正房)楼上。秋千这种习俗在华阴农村普遍存在,自古有之。有的村为了活跃群众文化娱乐生活,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自发组织“放天灯”,“秋千”,座“地轮子”等活动。现在,这些活动在各村已经看不到了,几乎消失殆尽。而唯独司家村将这份习俗保存了下来,并且发扬光大,这便是司家村民对本土文化的最大贡献,希望司家秋千“荡千秋”,永远传承,福泽子孙。

“屯兵久为民”,司家村部分村民为军人后裔,据《华阴县志》记载,解放前,华阴曾有36个村庄到潼关城纳粮。很早以前,军队在训练士兵体能时,将荡秋千列为训练的主要科目。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虽军转为民,然玩耍秋千之传统没有丢,世世代代继承和发扬,一直延续至今,这便是司家村秋千的来历。

司家村,东瞰潼关古城,旌旗猎猎;南望华岳仙掌,雄伟壮观。西临华山火车站,同蒲(大同至永济)铁路交汇于此。陇海铁路从村中穿越,将新老村庄一分为二。新西潼国道从村北经过,往来车辆鱼贯如梭。南驻孟塬镇政府,街面3·8”古会繁华似锦。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便捷的交通枢纽,为该村的繁荣发展增添了无限生机。

宋、元时期,元兵入侵中原,当地百姓生命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各村寨打土墙、建城池,设法保护村民安全,将分散在各处窑洞里的百姓收容聚集其中,增强村民集中防御匪徒入侵能力。

清同治二年,华阴民团哄抢华县某回民村庄,激起华州及其周边各县30万回民骚乱,动荡波及华阴的村村寨寨,五方村北的郝家城,就是在此骚乱中灭失的。从此之后,华阴的村村寨寨兴起加固城墙之风。在此之前,保护村寨的设施都是土墙,土墙虽则高磊,但是墙上终究不能行人,难以抵御匪徒入侵。司家村加宽加高,大概也是在这个时候吧。

截止目前,司家村是华阴乃至关中东部城墙保护最为完整的一个村庄。保护城墙和保护秋千一样,都是司家村民的传统美德,应该为之点赞。司家城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93m,东西宽130m夯层厚约10cm,城墙高约5-6m,顶部宽约1.5m底部4.6m城内设置三条巷道,北巷、中巷及南巷,东西城门开在北巷两头。东西城门上面各有一座砖木结构的箭楼。现在,城门楼保存还比较完整,门额上书“东临蓬莱”四字,西城门已不复存在了 。木质城门扇用铁皮里外包裹,独具特色。北巷古建式司家祠堂保存还算完好根据司家村城墙建造轮廓和巷道设置推测,司家城墙分为两期建造。第一期建造只有两条巷道,即北巷和中巷;第二期扩建,东西城墙向南延伸,增加南巷,这就是南巷为什么是单偏巷的原由。至于什么时候扩建,目前还没有找到相关的依据能说清楚。

2014年6月,司家村被省文物管理部门确定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华阴市、渭南市及省政府对司家村“秋千文化”和“古城文物”保护十分重视,并大力支持。司家村两委会干部和群众情绪高涨,积极配合。不才相信,一个更加繁荣美丽的文化古寨,和老腔一样,将冲出陕西,火遍全国,走向世界,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朋友前来观光旅游。

 


地址:华阴市岳庙街    电话:4610000
陕ICP备00000000号 陕公网安备 61058202000132号
Powered by OTCMS V2.82